党的建设
支部书记谈转型|武汉城建建设公司智能建造党支部书记分享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武汉城建集团 浏览:144

当前,转型发展已成为武汉城建集团蝶变跃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型发展,需群策群力,共谋共为。

现推出“支部书记谈转型”栏目第十一期:武汉城建建设公司智能建造党支部书记潘志高以“扎实推进‘品质提升年’行动,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转型”为题,分享市政施工企业的转型思考与实践。

01.png

为深入落实《武汉城建集团转型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城建建设公司智能建造党支部以“党建+业务”双轮驱动为统领,通过技术攻关、数字赋能、人才培育三大路径,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深度融入生产实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支部在重大项目部组建之初,便牵头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组建重大项目技术攻坚专班,将科技创新嵌入工程项目全周期,为项目高品质建造提供技术保障。

依托重点项目进行前沿技术研究

在右岸大道开启桥项目部,党支部牵头成立的科研攻关小组开展《高扬程、大跨度、大吨位垂直提升开启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立项与部分研发工作,形成发明专利9项、核心论文6篇、工法2项,其中“水上钢箱梁浮运工法”成功应用于右岸大道2129吨桥梁整体提升。

04.png

结合和平大道转体斜拉桥特点,完成《市政桥梁跨越地铁站的大跨、矮墩、宽梁、转体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并入选城建集团2025年重点科研项目。2025年上半年,城建建设公司完成研发投入约5300万元,支撑9个科研项目,授权专利4项,科研成果转化率达33%。

全面推进“项目策划专班”行动

组织党员骨干对公司新开重点项目进行把脉会诊,避免项目开工后走错路、走弯路。先后组织电厂北路、十大家小学、塔子湖西路等项目策划评审会10余次,成功攻克了电厂北路铁路跨线桥施工时序优化、塔子湖西路高压线迁改等32项技术难题。

05.png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引领技术升级

支部党员骨干参编的《武汉市市政示范工程质量评价标准》于6月28日实施,主编的省级标准《开启桥垂直提升系统设计规范》完成初稿,将填补行业技术空白。

党支部大力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在项目应用,打造智慧工地,实现项目管理质效双升。

全面开展BIM技术应用

党员带头将BIM技术融入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BIM应用率稳步攀升。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优势,对项目设计图纸进行优化,和平大道东延项目通过BIM碰撞检查,优化解决设计冲突36处,温馨路项目通过BIM实景建模,完成图纸优化12处。

08.png

◎右岸大道BIM渲染图

同时,积极梳理BIM成果,推动BIM创奖,右岸大道项目完成中国图学会“龙图杯”、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市政杯”等国家级BIM奖的申报,温馨路项目参加2025年湖北省数字孪生及BIM技术应用技能竞赛(BIM技术应用赛道),并入选湖北省第二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AI技术赋能项目管理

结合行业特色,组织党员骨干积极挖掘AI技术应用点,在方案审核、规范检索、力学计算、施工进度铺排等方面进行试验与应用,寻找一条符合公司特点的AI技术应用路径;积极开展AI技术应用培训,完成“AI在技术质量管理应用”等AI专项培训5次。

完善项目智慧管理平台搭建

完成技术质量模块功能调试,推动项目质量管理向数字化转型。

党支部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构建“筑基-提质-激励”三级培育体系,以党建赋能破解技术人才短板。

通过公司职工学堂,开展科技质量管理办法、精细化施工手册宣贯、支架模板计算等基础性培训,不断夯实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

14.jpg

借助人才孵化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BIM考证培训、项目现场观摩培训、行业专家授课、高校及科研院所座谈交流等专场培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技能,打造多元化的创新人才队伍。

15.png

加大创新激励,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等与创新成果深度绑定,树立“创新有为、实干有位”导向,鼓励党员和青年技术骨干在创新实践中挑大梁、当主角。

16.png

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下一步,城建建设公司智能建造党支部将深度践行集团党委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要求,锚定企业转型发展规划与“十五五”规划目标,着力构建“科技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升级”的良性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返回

公众号

安居链

城建好房

返回顶部

内容正在建设中,敬请期待 !